7/28/2007

韩寒

前些天韩寒在他的新浪博客里写了一篇文章《如果鲁迅活到现在》,本着把让互联网变成和谐网的精神,这个文章被管理员删除了。

所以说google reader是多么的重要啊。

喜欢韩寒,不仅是因为《三重门》。在新浪博客的前五名中,只有他是敢于谈论社会问题的。不过想不明白的是,全国人民关注最多的不是这些社会问题,而是某个演员兼导演今天吃了什么。

可以说从韩寒的第二本小说开始,就全面走向了黑色幽默的道路。想想也是,有些事情,你不能改变,骂出来都不能骂大声了。还能怎么办呢,只有说笑话。

之前韩寒还有至少两篇文章被删除,不过后来他在博客上表示了抗议,又恢复了。这次他连议都不抗了。抗议了,恢复了,又怎样呢。


觉得《光荣日》比起《一座城池》差远了。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喜欢韩寒。

以下是被删的《如果鲁迅活到现在》在我google reader上的feed备份。版权属于韩寒

1:越激进的人有时候越守旧,鲁迅很可能不会用电脑和上网,和人家打笔仗的时候,依然在〈收获〉上以月经的模式发表文章,贻误战机,被人嘲笑。

2:鲁迅最大的一次笔仗肯定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打的。

3:鲁迅会被各个娱乐节目评价为最会利用社会新闻和政治为自己进行炒作的人,每当鲁迅提笔,娱乐节目都会以“鲁迅大肆进行炒作,宣称……”

4:当鲁迅和活到现在的梁实秋胡适等笔仗以后,媒体和网民称鲁迅为“宋祖德第二”。

5:其实更加有可能的是,后出道的宋祖德被称之为“鲁迅第二”。

6:鲁迅替人民说话,受到关注,拿了高额的版税,老百姓看着心里很不舒服,成立了“反鲁迅联盟”,提出“反对鲁迅利用我们进行炒做”。同时,鲁迅因为反对 政府征收“扣除个所得税的个人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而被《日人民报》社论员批评在奥运前夕故意制造不和谐气氛。

7:鲁迅文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各界人士质疑鲁迅这样一个逮人就骂的疯狗是否有资格把自己出版文集。白烨觉得,没有资格,因为鲁迅是一个娱乐圈的人士,他并没有进入文坛。只有进入文坛的人才能出文集。

8:鲁迅在中国作家富豪排名榜上超过余秋雨和韩寒等人,排在第一,这个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公愤,各界纷纷发文表示,为什么一条疯狗的收入能超过以写中 国文化普及人文知识而著称的余秋雨大师。并指责这个社会读者的心态非常浮躁。各大书店门口拉起“鲁迅,你凭什么赚那么多”,“鲁迅,你为什么不把收入都捐 款给希望工程”,“不要买鲁迅的书,不要让他赚到钱”等标语。鲁迅在这些年是最红的,鲁迅认为,只要世界是黑的,他就是红的。

9:鲁迅和周讯相恋,被腾讯网暴光。娱乐圈指责这是“三讯”的联手炒做。

10:鲁迅创办《三讯生活周刊》,利用书号出版。

11:次月,因为没有获得刊号而被停刊。《三讯生活周刊》只出了一本创刊号。利用书号出版杂志的擦边球行为被政府全面制止。

12:在SMG的邀请下,鲁迅主持了自己的第一个电视节目,鲁迅有约。SMG相信,这个节目能够抗衡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

13:〈日人民报〉提出“九荣九耻”的口号,最后一条就是“以读余秋雨为荣,以读鲁迅为耻”。鲁迅的书全面滞销。读者纷纷要求退货。

14:鲁豫出版了〈心相约〉,恰巧鲁迅出版了〈新相约〉,鲁迅被指江郎才尽,盲目跟风。而〈新相约〉被指是一本借着参加过节目的名人来炒做的书。同时,部 分名人起诉鲁迅未经他们的书面同意而将采访结集成书,获得利益,法院判定该书停止发行,鲁迅赔偿大约800万人民币的侵权费用给几十位名人。

15:鲁迅表示,世态炎凉,但不会提起上诉,他相信,他采访过那些名人,相当一部分会因为和他的友情而放弃索赔,所以,凭借他的积蓄,应该可以还清。

16:那些名人集体委托律师提起上诉,表示审判太轻,每个人仅仅可得二十万。表示自己当时参加这个节目是因为那时鲁迅比较红,而且是公司安排的,并不是自己所想。现在自己比鲁迅更红了,鲁迅把采访内容出书是严重侵权行为。

17:〈鲁迅有约〉被停播,SMG马上和鲁迅划清界限,称鲁迅让人失望。

18:鲁迅无法承担高额赔偿,周讯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用于帮助爱人鲁迅赔偿后和鲁迅感情转淡,〈南都娱乐周刊〉接着爆料,鲁迅和周讯已经分居。“讯迅恋”结 束。但因为这条新闻没人关心导致这期杂志滞销。同时,SMG的总监表示,鲁迅的节目收视率一直不好,早有想把节目取消的打算。鲁迅就是票房毒药。

19:鲁迅的仅存的粉丝提出,SMG老总过河拆桥,落井下石。

20:SMG的老总提出,就是要“痛打落水狗”,这话一出,各界纷纷叫好,表示言简意赅,气魄非凡,SMG老总因为想出“痛打落水狗”这句话而被评选为2008年的年度尖锐人物。“痛打落水狗”被评为年度语录,大家表示,这话用在鲁迅身上,再合适不过。

20:新一年的“加油好男儿”节目中,出现一名选手,和鲁迅同名,他的粉丝拥进了鲁迅百度贴吧。作家鲁迅的粉丝艰守的唯一阵地失守,鲁迅帖吧里充满了“支持你,我的白马王子”等帖子。

21:鲁迅被暴生活困难,鲁豫出于同情,去看望了鲁迅。

22:在看望过程中,鲁迅养了十四年的狗突然老死了。

23:鲁迅当即抱狗大哭,鲁豫被焕发母爱和同情心,和鲁迅产生感情。

24:“鲁鲁恋”被暴光,媒体一致指责鲁迅抱女人大腿,欺骗利用鲁豫感情,企图咸鱼翻身,并纷纷劝鲁豫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说不定哪天又要替鲁迅还钱。

25:鲁豫和周讯在一次时尚PARTY上见面,彼此却深深拥抱,媒体发文〈过气男人背后两个当红女人〉,这一抱被称为鲁讯抱,入围了CCTV举办的“你丫被感动了吗”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之前一千名海选。

26:鲁迅病死,享年54岁,比他生活在旧时代还要少活一岁。

7/25/2007

日本男与蒙古女,和中国无关

前一段时间轰轰烈烈的“日本男青年寻找地铁美女”终于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进展——俩人见面了

此女为政法大学的蒙古留学生。早知道我暑假就不回家了,正好可以看到这场好戏。

之前有无数人在论坛上骂这个日本人,说你敢到中国来抢我们的美女。而现在证实人家美女是蒙古人了,那帮人该傻逼了吧,没有,还在骂。这次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日本人。

你要是那个蒙古女留学生,是愿意嫁给苦苦追寻了她一个多月的男人,还是愿意嫁给只会在网上乱骂的人?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是成了,多年以后如果人们还能记得,也算是“中国梦”的一个经典吧。虽然目前看来中国梦大多是噩梦。


另外我在想,如果这件事情是一个日本女青年在寻找一个中国的帅哥,人们的反应会是什么?

7/23/2007

天府·江南

以后我可能都不敢再回四川了,至少不能在夏天回来。去年暑假回来,遇到大旱,连续一个多月41度高温,人躲在空调房里一步也不敢出去,晚上不开空调根本睡不着觉。据官方的统计,全省作物受旱2827.87万亩,成灾1748.29万亩,绝收415.99万亩。

而今年,则是水灾。只是一次暴雨,就是1200万人受灾。城市里还好,乡村有好多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我所不明白的是,曾经自称”天府之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四川,曾经几度富足到能够以一个偏邦之力讨伐中原的地方,怎么现在就变得如此多灾多难。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和三峡大坝有关系——从时间上看实在是太巧合了,去年正式建成,马上就是两年的气候灾难——我只知道,遭到水灾旱灾的,绝对不止四川, 而四川们遭到的灾难,绝对不止水灾旱灾。而这一切,除了大自然的喜怒无常以外,更多的是人们,尤其是政客和商人们对环境的无视。

最近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16个。报告被阉割掉的一部分表明,中国每年因为环境污染死亡的人数是75万。而学环境的mw同学认为,这个等同于两年五次南京大屠杀的数字,大概只是算了直接死亡的而已。

冬天越来越冷,夏天越来越热,没有人去找原因,或者没有人找到了原因说出来。而政府的反应不是限制污染企业,不是推行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不是发展新能源,而是告诉老百姓:你,给我把空调调到26度以上!

调到26度并没有什么,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讲,24和26没有什么区别。在现在这个形势下,也是应该的。但是,天气这么热,是老百姓造成的吗?为什么要让老百姓来负担?而且,你一边让老百姓调低温度,一边把节省下的电源源不断地输给到政府机关的办公室和那些污染企业。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去年在成都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房地产商的广告,那个项目大言不惭地把自己叫做“天府江南”。并且自己标榜着“向中国水乡归航”,如同其它所有的房地产商的广 告一样,在写完一篇科幻小说,许下无数美好诺言之余,只能作为一种笑料和讽刺。而去年我看见的时候,正是最热的那个月,当时我心里想,还水乡呢,这都快撒 哈拉沙漠了。

讽刺走到另一个极端,它依旧是讽刺。两个讽刺撞在一起,你连苦笑都笑不出来——今年,终于如他们所愿,天府成了水乡。

而当我想到这一切的时候,才看见新的新闻:绿色GDP报告无限期推迟。其实这个新闻应该是在大多数人预料之中。环境是什么,环境是官商勾结掠夺的对象之一;保护的是什么,是保护自己的利益;绿色是什么,绿色是政府门前的草坪和喷泉相映成趣;GDP是什么,是他们的命根子。

而环境保护和绿色GDP是什么,它只是一个政治口号,别当真。

-----------------------------------------------------------

PS1:当我搜索世界银行那份污染报告的时候,阉割版的谷歌在搜索结果下方告诉我: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而使用英文的google.com搜索的时候,连接被断开了。

PS2:当我搜索去年四川的旱灾和今年的洪灾时,发现大部分国内的新闻都是报道的当地政府是如何迅速地采取行动,挽救了多少经济损失,中央是如何地关切,拨了多少款下来救灾,以及这次灾害过后,我们做了什么什么什么,有效地XXXXX,确保建设河蟹社会。

PS3:北京前一段时间也是非常热,38度高温。我想到明年奥运的时候如果也这么热怎么办呢,尤其北京地铁里空调都没有。或者像去年一样下暴雨,把街区淹了,而北京街道的排水能力约等于零。到时候可就是和谐北京人文奥运的典范了:全世界人民都踩在激流中国的激流街道里,大家都抱着朴素的同一个念头——One boat, One dream.

7/18/2007

互联网国际线路出口不稳定

尊敬的XX邮箱用户:  
近期发现国内与国际间的邮件通信,由于近期互联网国际线路出口不稳定,导致大量的通信失败,并且会产生以下退信情况:  
1 “551 User not local; please try ”  
2 “Connection close by peer while sending data”  XX公司正在与多方面进行沟通,并将在此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的第一时间通知您!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请您谅解!

毫无疑问,中国的互连网,从来都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国际出口线路。而这不仅仅是电信和网通的问题。从来就没有稳定过不是么。GMAIL和google reader要是不用https://连接什么时候稳定过,网上还看到一群脑残者成天吵着GOOGLE有什么好什么也不稳定。blogspot,wikipedia倒是很稳定,一直稳定在“该页无法显示”这个页面。flickr也很稳定,速度也很快,因为不需要下载显示图片了。

这次某墙真是大发神威了,连邮件都阻拦。而服务商也挺可怜的,明明知道什么原因,还得对着愤怒的用户解释:由于未知的原因,由于出口不稳定……这应该是某D在继续宣扬他们的“人定胜天”的信仰。地震不是厉害吗,可以把国内到国外的信息传递断了,我们,一样可以。

顺便说一句,还在用国内邮箱服务的,小心点吧。别说国内的,连yahoo! hotmail也未必靠谱,想想当年被yahoo香港出卖的那个“政治犯”吧。10年有期,至今生死未卜,家属连他被关在哪里都不知道。
GMAIL也未必能长久了,地震那次是碰巧GOOGLE的那根专用线路没有震断,这次是服务器在国外,一直以来靠着https://协议保着。那句话怎么说的,事不过三。是吧。

PS:aaazzzaaazzz,是什么意思呢?这次行动的代号?

7/13/2007

网吧上网

这是在这个城市能够找到的最好的网吧,在VIP包间里。
这是我这六天来第二次上网。有的东西平时不觉得重要,一旦离开,才发现是如此的不适应。比如电脑和网络对于我。
昨天写实习日记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用笔写字了。我打开日记本就想把两只手像放在键盘上一样放在笔记本上。甚至写错字了右手会想要去找Backspace键……
想想还真是很惭愧,这半年几乎没有怎么用笔写过东西。有时候在宿舍要记录一个电话号码,第一反应竟然是新建一个文本文档。
所以这几天在外面实习,几乎没有机会用电脑上网。感觉就是……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每天很累,就算有电脑估计也不能怎样。但总还是很不习惯,每天回宿舍没有电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技术越是发展到某种高度,人们对它的依赖就会越大,而技术越是发展,它出错导致的后果也就越严重。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电脑都不能用了,或者所有网络都断了,那么世界还不乱套。就看前几个月中国海外的光缆断了,整个中国的互联网虚拟世界就闹得鸡飞狗跳,诺顿卡巴麦克菲不能升级,MSN不能用,国外的电子邮件不能收发……
有一本科幻小说叫做《大机器停转之时》,人类越是依赖机器,一旦出现问题就越会出现灾难。我们现在是如此的依赖电脑和网络,有一天出差错了,就彻底SB。而一旦享受到了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就会绝对难以自拔。如果我用电脑一分钟就能把一个问题解决,我为什么要花一天的时间去计算呢。

又扯远了。今天实习算是告一段落,出来好好上一下午网。习惯了自己的电脑以后,实在觉得网吧的电脑是另外一个东西了。不一样的键盘,不一样的鼠标,不一样的输入法——“只能”ABC(这个时候google输入法网络同步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不一样的显示器,不一样的椅子(我承认网吧的沙发坐着确实比我的椅子舒服,可是就是不习惯),不一样的系统设置,没有firefox,没有del.icio.us插件,没有任何可以破网的软件(我真的是胆子小,不敢在网吧里下)无聊了连去flickr随便explore一下都不行,没有foobar连听音乐都觉得不舒服,没有快捷书签连google reader都找了一会才找到(打开的时候发现已经有无数个更新,实在是没有心情一个一个看,把自己觉得重要的看完了就关了),gmail的https加密连接都得自己输……
其实我可以自己把一切自己电脑上有的东西都下下来,反正网速快,连浏览器都可以用google的浏览器同步给改成一样的,可是我就是嫌麻烦……
这个网吧的环境非常好,服务也周到,配置也高,网速也快,可是就是觉得没有自己的电脑用着舒服。用网吧的电脑上网就像和某些女孩子一起吃饭一样让人觉得不自在,虽然漂亮,可终究不是自己的女朋友。

7/07/2007

强大的教育部

我正在有点犹豫下学期是否有必要出去租房住的时候,今天起来看见手机报有这么一条消息:“教育部叫停大学生校外租房”。如果没记错的话,2004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同样的一个通知,然后在2005年取消了。现在又来了。反反复复,莫名其妙。

我现在萌生想出去租房的念头,原因很简单,宿舍太吵太脏太乱,我受不了。而其他人,为了考研学习也好,为了同居做爱也好,关你什么事?大家都成年人了,自己对自己负责,怎么就不行了。

高中的时候我也出去租房住了两年,那个时候不想在宿舍住的原因同样很简单:就因为我不想在宿舍住。后来还因为租房的问题和班主任闹得很僵,最后不得不让我家长出面解决。我直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我怎么连不在不喜欢的地方睡觉的权利都没有?

看见教育部对此的解释是:学生住宿舍有利于管理。我去你妈的,我每年交了那么多学费,算是个消费者吧?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本不保护消费者什么权益,也没规定消费者花钱是为了让你把我当犯人一样管吧?

再说现在的大学生,早就身在校园心在外了。与其让他们在宿舍天天玩网游影响其他人,天天在宿舍闷着又想着外面的花花世界,还不如放大家出去。就像一个网友说的一样:“你以为不让大学女生出去租房,她们就是处女了?”

当然,其实这个禁令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想出去租房住的人根本不会理它。这也更说明了教育部是多么傻逼的一个部门。其实他们如果真的有那么多闲心,不如规定一个禁止外来车辆在校园停留的禁令吧,不是说不可以包养女大学生,但你至少别把人家大学的路给封了吧?我们在郊区,这种情况还很少,那次去市里的某外语学校和某艺术学校,各种名车才是让我大饱眼福……

7/04/2007

今天的新闻

今天看见的新闻都是让人心里很沉重的:

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的环境污染报告,每年有75万人死于环境污染。而中国政府则坚决要求世界银行在报告中将这个人数去除,理由是"担心引起社会动荡"。

然后是 厦门网络论坛将取消匿名发贴,论坛贴文先审后发。一个PX事件过后,政府的反应居然是这样。毫无疑问,政府认为,只要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他们就是正确的。

另外是在西祠胡同上看见的,一个小偷在公交车上行窃,整车的人全都视而不见,除了一个4、5岁的小姑娘。然后这个小姑娘的脸被小偷用刀片划了一条6公分的口子。

实在说不出什么了……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政府……和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民众,组成了一个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国家。


哦,还有,这篇文章是邮件发送的。因为,今天不仅blogspot前台打不开,blogger系统的后台都打不开了。

7/01/2007

香港——自由和经济一起反弹

原文来自经济学人网络版



1997年6月30日晚,英国皇家海军在香港举行了最后的阅兵式,标志着不列颠帝国在这里的殖民统治正式结束。那天晚上下起来的瓢泼大雨如同咒语般预示了这里的将来。查尔斯王子将这座湿透的城市交还给了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然后和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坐着游艇离开了。当晚,这座城市的新主人,用一个新的“临时”立法机构取代了英国人在这里立下的法律。但是没有异见人士被抓捕,也没有报纸被关闭。

到底是香港改变了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了香港,看起来这是一个大家很喜欢参与辩论的论题。当然,中国这些年改变了很多,尽管现在在香港的法律依然有争议。但是当大陆和香港一起来庆祝他们的团圆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他们是有理由沾沾自喜的。这个从未有过历史先例的实验——改变一座城市的主权归属,而又保持它的生活方式不变——成功了。至少,到现在为止。

显然,“香港特别行政区”没有改变的东西比它改变的东西多得多。在街头依然能听到这座巨大的商业机器在轰隆地运转,它的地平线依然折射出这座城市的雄心壮志。政府的办公室里放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但是那些街道未变的命名依然在纪念着曾经在这里的殖民者。而在它殖民时期建立的政治制度依然约束着这座城市的公仆们。

而且,现在看来,剧烈的波动是几乎不可能出现了。1997年的主权移交仪式本来就只是一个过场,而不是真正改变香港命运的事件。英国在1898年将香港划进了它的版图,“租借”了它99年之久。但是中国从来不承认英国对香港拥有主权,也不承认他们已经在之前的谈判中永久放弃了香港岛和九龙的条约。

不同寻常的是,这次香港主权归属的移交经过了漫长的规划。中国同意将会遵循“一国两制”这个前所未有的计划,2047年之前香港将保留它现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并且享有除外交、国防之外的一切自治权。这也反映了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在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闭门造车路线走进死胡同之后,他提出了改革开放。而在邓之前,没有一个中国的领导人能够得到像他一样在世界的声誉。

即便如此,还是有怀疑的声音。不论是原住民还是淘金者,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里到底是中国吗?1997年,香港已经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服务导向型经济体,并且它建立起了一个先进的、国际化的社会,而中国那个时候只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世界其它地方的工业革命给它带来的伤害依然在隐隐作痛。

香港在它回归之前,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政治体系:自由,但不民主。中国那个时候是——当然现在依然是——不自由,也不民主。在八十年代曾有人乐观的认为,中国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也会带来政治上的改革,然而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屠杀事件粉碎了这些人的幻想。对于那一代香港人来说,那是一个足以改变他们一切的时刻。不过,18年以后,香港人发现让他们胆战心惊的不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可能的镇压,而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经济泡沫的破碎、禽流感和SARS病毒的威胁。最终香港安全地度过了这些风风雨雨,这三年它的经济处在近20年来最好的时期。作为和世界其它地方一样开放和自由的城市,它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中国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一国两制”的效果也比其他人预想的都好。但是它在将来可持续的成功并不是确定的,这取决于一些主权移交中遗留的问题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比如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权利受到立法会制衡的政府。而关于两条政治路线——“北京派”和“民主派”的争论一天不平息,香港就一天不得安歇。

4年前,中央要求香港政府也通过《反国家分裂法》,香港掀起了反对的浪潮。有一些香港市民认为他们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于是他们占领了街道举行示威活动,并最终让这部法律延期。有一些人认为并且希望在这个周末,香港会有一些民主的示威活动。让香港的政治自由,像它的经济一样,重新觉醒。